最新动态

云上基地首页 > >>云上基地

华侨文化交流基地——邢窑博物馆

更新时间:2023-01-09  访问量:2042/人次

隋唐时期,窑场遍布内丘大地。“南青北白”的北白,特指邢窑白瓷。白瓷的成功烧制打破了自商周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格局,为宋元以后彩瓷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所以邢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窑口,是中华陶瓷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白瓷还远销海外,影响深远,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邢窑概况

(一)邢窑地域概况

邢窑,是唐代七大名窑之一,因内丘在唐代隶属邢州而得名,是我国古代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距今有1500余年的历史。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五十九《河北道》八 :“邢州,原领县九,今八:龙冈、沙河、南和、钜鹿、任县、平乡、尧山、内丘。土产:白磁器、丝布、绵、解玉砂。” 显示出当时内丘属于邢州的辖区;又根据唐代元稹《元氏长庆集·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七月调神曲,三春酿醁醽,雕镌荆玉盏,烘透内丘瓶 明确提出“内丘瓶”。在1985 年 12 月 8 至 9 日,历时两天,就内丘县发现唐代邢窑遗址及邢白瓷标本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鉴赏,并在内丘县服务楼(现在为考古发掘现场)召开了“河北内丘邢窑鉴定会”。会上,故宫博物院的冯先铭先生、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李知宴先生对邢窑调查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并感叹“内丘这一次重大发现,揭开了邢窑的庐山真面目,发现了真正的邢窑。”

邢窑作为中国陶瓷史上著名的窑场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必然有助于其发展的有利因素。

第一,地理优势。邢窑所处区域属于山前平原冲积地带,西部多岗坡丘陵,瓷土资源丰富。河流较多,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丘陵和浅山区恰好 古树遍布山野、林木繁茂、采伐方便,有着充足的燃料资源。

第二,资源丰富。内丘丘陵区域瓷土含量丰富,内丘丘陵区域是瓷土含量十分丰富的地域,有优质的瓷土(白矸子), 还有一般的瓷土。距丘陵不远的浅山区还存有大量的长石、石英、石灰石等矿藏。

   (二)邢窑的烧制艺术的缘起与发展

邢窑创始于北朝,历经隋代、唐初的发展,至中唐达到了鼎盛阶段,晚唐、五代至宋金时期白瓷质量有所下降,但依然继续烧造,炉火延续近八百年。它是中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在唐代是生产白瓷的中心场地,并与越窑青瓷形成“南青” “北白”两大瓷系。按釉色分为除白瓷之外,邢窑也烧制青釉、窑变青釉、黑釉、褐釉、酱釉、绿釉、黄釉、灰白釉、白地绿彩,唐三彩等。

北朝后期,在内丘西关一带及城区窑场烧造的器物上,已出现了装饰的萌芽,如凹弦纹和莲花纹等装饰。到隋代已掌握并使用了刻花、印花、贴花等装饰技法,还出现了艺术性极高的雕塑品。从邢窑遗址采集的实物及发掘出土器物标本来看,唐代邢窑白瓷装饰工艺手法众多,装饰技艺十分娴熟,出现了戳印、贴花、印花、刻花、划花、剔花、镂空、捏塑、模印、三彩、点彩等多种装饰工艺。因此,人们应改变以往对邢窑器物是光素无纹饰的认识,需要重新认识邢窑器物的丰富多彩。

一、文化资源挖掘情况

邢窑的历史,大多文献都有记载。例如:唐朝李肇所写的《国史补》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反映出邢窑在唐代使用范围广泛;陆羽《茶经》中反映出邢瓷的白度“类银”、“类雪”; 唐朝皮日休《全唐诗·茶中杂咏·茶瓯诗》:“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磁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描绘出透影白瓷优美的器物造型。邢窑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得益于当地制瓷工匠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目前,在内丘境内共发现邢窑遗址28处,时代跨越北朝、隋、唐、宋金时期。县城中心区域是众多遗址中面积最大、地层最丰富、最具考古价值的窑址,在学术界影响非常大。出土瓷器有“盈”、“大盈”、“翰林”、“官”等款式,说明邢窑白瓷是唐代的御用瓷器,是中国最早的皇家官窑标识。

邢窑遗址被评为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也是河北省第一个建立在遗址上的博物馆。发掘面积 1200 平方米,出土窑炉、灰坑、灰沟、井、墓葬五种遗迹,总数 210 个,出土瓷器、窑具残片 20 万件片以上,完整和可复原器物约超过 2000 件,同时伴有大量的砖、瓦、陶盆、陶罐等残片出土。

邢窑博物馆邢窑博物馆的展厅面积3900平方米,共分7个展厅,共展出历史文物500多件。其中镇馆之宝有三件,分别为黄釉印花鸳鸯系扁壶、“翰林”款白釉罐、白釉黑彩鹅柄三足炉。

邢瓷文化体验馆是游客观摩、学习、体验邢白瓷烧制技艺的专业场所。可展示白瓷烧制工坊、传统器型,公众体验功能区等,让公众深入了解邢窑的发展历史,提供以全新的视觉体验。